一、 项目背景
郏县文庙始建于北宋,是中原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文庙建筑群,具有重要的历史、艺术和科学价值。然而,由于年代久远、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等因素,文庙建筑和文物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损毁风险。同时,国学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传承和发展也面临着挑战。
二、 项目目标
1、保护郏县文庙:通过修缮、维护和数字化保护等手段,确保文庙建筑和文物的安全,延长其寿命。
2、弘扬国学文化:以文庙为载体,开展形式多样的国学文化宣传和教育活动,提升公众对国学文化的认知和兴趣。
3、促进文旅融合: 将文庙保护与文化旅游相结合,打造郏县文化名片,推动当地经济发展。
三、 项目内容
(一) 文庙保护
1. 建筑修缮:对文庙主要建筑进行维护修缮,修复破损部分,加固结构,恢复历史风貌。
2. 文物修复:对文庙内的碑刻、匾额、雕塑等文物进行修复和保护,防止进一步损坏。
3. 数字化保护:利用三维扫描、数字摄影等技术,对文庙建筑和文物进行数字化记录和存档,建立数字文庙数据库。
(二) 国学文化弘扬
1. 开展国学研究: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在文庙内开设国学讲座,讲解儒家经典、传统文化等内容。
2. 开设公益国学堂:组织学生和公众开展读经典,识礼仪活动,通过举办祭孔仪式、开笔礼等传统礼仪活动,体验传统文化魅力,弘扬传统文化。
3. 举办文化展览:举办以国学文化主题展览,展示国学经典、文物古迹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。
4. 开发文创产品:开发具有文庙特色和国学元素的文创产品,如书籍、文具、服饰等,推广国学文化。
(三)宣传推广
1. 媒体宣传: 利用电视、报纸、网络等媒体平台,对郏县文庙的历史文化价值、保护意义和项目进展进行广泛宣传。
2. 主题活动:策划举办“郏县文庙文化节”、“国学经典诵读大赛”等主题活动,吸引社会公众参与,提升项目影响力。
3. 发挥网络平台作用:在郏县文庙官方网站和平顶山市慈善总会微信公众号,发布项目动态、普及国学知识、开展线上互动,扩大项目传播范围。
(四)文旅融合
1. 开发旅游线路:*将文庙与郏县其他历史文化景点串联起来,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线路。
2. 开展文化体验活动:在文庙内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,如书法、绘画、古琴等,吸引游客参与。
3. 打造文化创意产业:鼓励和支持文化创意企业发展,开发与文庙和国学文化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。
四、项目执行
1.项目服务时间:2025年3月—2026年3月
2.项目活动地点:郏县文庙景区院内
3.项目服务对象:参与人员国学堂7---12岁学生和家长及社会团体。
4.项目执行流程:
2025年3月—6月,项目筹备阶段。进行项目调研、策划,制定项目的整体计划。邀请政府部门、相关社团组织、志愿团体、院校、爱心企业等参与项目交流;
2025年8月,项目立项、完善项目周期、项目上线。面向社会募集助力资金。
2025年3月起,项目筹款中。根据筹募款项,对项目进行规划、部署、执行。计划如下:2025年3月到12月完成文庙景区国学课堂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堂。
(执行计划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)
项目预算:
1、传统文化经典图书:10部经典,单价100元,2000套,总价 200000元。内含:《弟子规》《千字文》、《论语》、《中庸》、《道德经》、《庄子》、《孟子》、《黄帝内经》、《易经》、《了凡四训》。
2、朗诵团汉服:单价80元,2000套,总价160000元,组建20个朗诵班级,每个朗诵团50名少儿。
3、志愿者老师补助:每人50 元/天,人数 2000,合计 100000元
4、项目执行费用:费用40000元,环境卫生整治、“二龙戏蛛龙陛石安全措施、古树名木保护:
5、合计 500000 元